|
血液检测可区分良性肿瘤与癌前病变作者:Magigen 由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分子分析,可以帮助高危人群发现早期癌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患有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的个体中确定了循环肿瘤DNA特征,用于区分称为恶性周围神经鞘肿瘤(MPNST)的软组织肉瘤和称为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良性前体疾病,NF1是一种遗传性癌症易感综合征,由影响NF1抑癌基因一个拷贝的失活突变引起。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星期二出版的PLOS Medicine上。 利用超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ultra-low-pass whole genome sequencing)结合无细胞DNA片段大小选择,研究人员能够敏感、特异地区分MPNST患者和良性前体病变患者,通过液体活检无细胞DNA分析,首次证明了可以从遗传性癌症易感综合征的前恶性肿瘤中勾画出恶性肿瘤。 通过这种方法,团队成员评估了16名未受影响的志愿者和37名NF1患者血浆样本中的无细胞DNA(cfDNA),包括23名PN患者的样本和14名MPNST患者的46份样本。与MPNST肿瘤中发现的特征相似,来自MPNST患者的cfDNA包含特征性的染色体增益和丢失。 “来自 MPNST 和PN患者的血浆cfDNA 存在健康供体中未发现的 NF1 局灶拷贝数丢失,”华盛顿大学Siteman中心的癌症生物学家、共同通讯作者Aadel Chaudhuri告诉Magigen,“与 PN患者相比,MPNST患者的 cfDNA也具有显着更大的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以前在MPNST组织中观察到的关键基因组位点的拷贝数改变 。 研究小组报告说,在持续收集的样本中,基于cfDNA的工具对89%的MPNST和PN病例进行了正确分类,敏感性为83%,特异性约为91%。 此外,Chaudhuri指出,当研究人员量化MPNST系列样本中的ctDNA,进行概念验证分析时,他们发现该方法可能有助于跟踪治疗反应,并有助于检测到治疗后,放射成像MRD未显示的、与复发相关的微小残留病灶。 将来,这些发现可能会为改善高危癌症易感人群的早期癌症检测和监测奠定基础。 相关阅读
文章分类:
科技最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