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道微生物对食物敏感性的影响作者:Bana Jabri&Elena F. Verdu来源:Nature 广州美格生物在微生物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咨询热线:18027152056 微调的机制使胃肠道能够将膳食成分分解为营养物,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产生免疫失调或功能性宿主反应。 然而,对食品的不良反应一直在不断增加,有证据表明这一过程是受环境影响的。 不良的食物反应可根据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分为:食物不耐受,例如,当缺乏消化食物成分所需的宿主酶时,以及食物敏感,当涉及免疫机制时。 我们研究了肠道感染或肠道微生物群在激发食物敏感性改变的临床和实验证据。 我们关注相关机制,哪些微生物向宿主提供直接的促炎信号途径,从而促进对食物抗原的口服耐受性破坏,亦或者是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蛋白质抗原和其他饮食成分的间接途径。 更好地理解这些机制将有助于制定食品敏感性的预防和治疗战略。 研究的关键点 1、食物敏感性表达的机制仍然不清楚;然而,一些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和其他宿主诱因决定了这些条件的发展。 2、肠道微生物可降解或修饰免疫原性食物抗原或变应原,增加或降低其免疫原性。 3、食物敏感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肠屏障功能障碍,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可通过不同途径受到肠道微生物和病原体的影响。 4、粘膜树突状细胞向幼稚的T辅助细胞提供膳食抗原,促进其分化为外周T调节细胞;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消除这种反应,诱导对抗原的致病性反应。 5、肠道寄生虫诱导T辅助2型细胞免疫,并防止食物过敏;这种矛盾通过观察寄生虫诱导IL-10来解释,IL-10阻断2型免疫。 备注: 什么是免疫原性? 免疫原性是一种能引起免疫应答的性能,即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活化、 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参考文献 Mechanisms by which gut microorganisms influence food sensitivities Alberto Caminero,Marlies Meisel,Bana Jabri&Elena F. Verdu 相关阅读 人乳低聚糖、乳微生物和婴儿肠道微生物对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调节 IL-23和IL-22调节肠道微生物,防止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时间变化与病程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