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组编辑Crispr专利裁决再起波澜到底谁发明了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近日一个关键特性的备受瞩目的专利权之争又重新上演了。 这场加利福尼亚大学UC与Broad Institute of Cambridge之间历时3年的专利之战,原本以为已于2018年9月结束。 它围绕着Crispr的使用展开,Crispr最初来源于细菌使用的DNA切割系统,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更复杂的真核生物细胞中,该项充满争议的专利成为利润丰厚的新型药物开发的关键。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Broad Institute几项真核生物Crispr发明专利之后,UC认为这与自己提交的专利申请有抵触。 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于2017年2月对加州大学作出裁决,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1年后驳回了加州大学的上诉。 现在,根据UC于2018年4月提出的新专利申请,PTAB裁定存在需要审查的潜在的专利抵触。加州大学团队的首席律师Eldora Ellison说,PTAB在2017年裁定没有抵触,因为加州大学的专利涉及对许多系统的Crispr发明的广泛要求,而Broad Institute只关注真核生物,他们所说"我们现在实际上不会有争斗,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发明.” Eldora Ellison说,“他们把Crispr应用于真核生物的发明者踢到了一边。” 加州大学的Doudna研究小组于2012年6月首次发表了使用Crispr作为基因组编辑工具的文章,但并未证明其在真核细胞中起作用。 由张峰领导的Broad Institute团队于2013年1月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其在真核生物中的成功应用。这两篇论文都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在前几轮中,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在Doudna小组2012年发表的论文《Crispr可以用在真核生物中》后,是否是“显而易见的”是,精通这项技术的研究人员如果在实验中尝试,他们会有“合理的成功预期”。 UC和Broad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争论。 律师Eldora Ellison说:“Broad认为此前的决定是对UC专利申请披露充分性的某种裁定。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对这些说法的比较。” 不出所料,Broad Institute并没有用这种解释来看待问题。 Broad在一份声明中称,PTAB的新抵触观点“挑战了UC的真核生物声明的有效性。”声明指出,Broad团队被视为“高级的”一方,这意味着UC“承担举证责任”,必须说服PTAB, Broad团队没有发明crispr的真核生物用途。声明说:“我们欢迎PTAB采取这一行动。Broad Institute期待参与抵触程序。” 英国专利律师Catherine Coombes表示,这种新的专利抵触观点“增加了情况的复杂性”。 欧洲专利局已经将“有重叠的权利”分配给了提出CRISPR专利申请的团体和其他人,预计法律诉讼将在以后发生。 Coombes说:“对于人类治疗学来说,想知道现在关键专利属于谁还为时过早。”他指出,在不同的CRISPR系统中使用的不同酶最终可能使一项发明比另一项更安全或更有效。 返回首页 相关阅读 |